close

——來自廈門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調查本報記者 殷陸君 通訊員 陳智明 王雪燕廈門是一座海灣型城市,迷你倉“一環數 片,�星拱月”,美麗的海灣如一串項鏈 環繞著廈門島。廈門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為廈門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積極融入“美麗廈門”建設,打造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鏈,不斷放大產業集群效應,為廈門科學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產業和創新平台以及技術支撐。2012年,廈門火炬高新區以不到1% 的土地創造了全市40%以上的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每平方公里土地創造150億元以上工業產值,萬元GDP能耗只有0.04 噸標準煤,發展質量和效益全國領先。今年上半年,高新區積極實施項目帶動、研發帶動、資本帶動和人才帶動,在產業規模、自主創新及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新成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2億元,同比增長27%;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39 億元,增長 26.8%,占全市 41.7%。共引進外資新項目 12 個,增資項目 10 個,其中合同利用外資超千萬美元的項目5個。廈門市副市長、火炬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棟樑說,未來將著力強化“高、新、大”的園區特色,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堅持產業立區之本、創新興區之路、人才強區之策,進一步發揮國家級高新區引領科技創新和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服務“美麗廈門”建設。兩條千億產業鏈——建更高水平產業高地9 月 2 日,記者在廈門火炬高新區(翔安)產業區看到,LED龍頭企業開發晶照明 (廈門) 公司、友達光電等企業正在緊鑼密鼓地生產。廈門海關關員小劉告訴記者:“高新區配套建有火炬(翔安) 保稅物流中心,企業生產的面板、液晶電視等都在這裡快速運輸配送。保稅物流中心已成為集國際中轉、國際採購、國際分撥配送、國際轉口貿易的運作平台。”廈門火炬(翔安)保稅物流中心,引進一批大型國際物流企業入駐,為光電企業提供保稅料件的倉儲、物流配送服務。目前,已有來自21個省市的600多家企業通過物流中心開展保稅倉儲和分撥配送業務,輻射範圍北至黑龍江,南至珠三角地區,西至四川,東至長三角地區,火炬 (翔安) 產業區的產業聚集、區域聚集效應凸顯。廈門火炬 (翔安) 保稅物流中心正式封關運作雖然只有4年,卻連續2年進出口貨值居全國保稅物流中心榜首。這只是高新區營造良好投資環境、 打造產業鏈的一個縮影。廈門火炬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黃如欣說:“我們尊重現代產業發展規律, 全方位建設完整的產業鏈, 使支柱產業成為 ‘搬不走’ 的特色產業。今年光電產業產值有望突破千億元, 下一步將在半導體製造、 顯示面板製造等關鍵環節引進項目和核心技術, 放大產業集群效應, 以此實現高新區的特色發展之路。”產業是立區之本。廈門火炬高新區正在形成5+4產業格局,即光電、計算機及通訊設備、輸配電及控制設備、軟件等四大主導產業和海洋與生命科學、文化創意、新材料、新能源、電子商務等五大特色產業。高新區四大主導產業已經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絕對主力”,光電產業總產值占高新區工業總產值一半以上。百億元企業目前已增至5家,10億元以上規模企業已達19家。光電產業作為全國50個產業集群試點之一,也是全國惟一的光電顯示產業集群試點。廈門利用得天獨厚的對台區位優勢,對接台灣光電產業的轉移,推進兩岸光電產業在技術攻關、市場拓展、產業配套等方面的合作,生產要素的優勢互補讓火炬光電產業產生了一加一大於二的“聚合效應”。宸鴻科技、玉晶光電、晶宇光電、安台科技等一批大型光電企業在廈門火炬高新區落戶後,帶來產業高度集群化所產生的強大吸附力。100多家光電及相關配套企業紛至遝來,覆蓋光照明和光電顯示產業的上、中、下游。廈門火炬高新區計算機及通訊設備產業2012年產值已突破640億元,高新區力爭將該產業培育成第二個千億產業。以戴爾計算機整機產品為龍頭的電子集成製造產業,並向基礎元器件、配套件、外部設備、IT服務、數字視聽產品等方向逐步延伸;以聯想手機整機生產為基點,帶動電子原材料、手機遊戲等上下游配套產業的多條產業鏈條聚集。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產業形成了以ABB 為龍頭,從元件、成套設備製造到專業化工藝加工,集研發、製造、銷售于一體的輸配電及控制設自存倉產業鏈條,行業本地配套率達到60%。廈門火炬高新區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中壓開關製造和研發基地。軟件產業勢頭喜人。廈門火炬高新區致力以軟件開發、系統集成、IC設計、服務外包為產業發展重點,打造海峽西岸最大的軟件產業基地。強化創新驅動——營造良好成長環境如何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高新區發展?廈門火炬高新區謀劃未來,重點引進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中船重工七二五所廈門新材料研究院、海峽農業研究院等一批央企技術轉化及產業化項目已先後在廈門火炬高新區落戶。對於原有產業,通過引進研發團隊、設立研發中心等,進一步提升功能,拉長產業鏈,延伸價值鏈,產生裂變效應。創新是園區發展的源泉,科技孵化器是創新成長的“沃土”。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高起點大手筆建設創新載體和平台,已擁有3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形成了總孵化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的海西最大的現代化科技研發孵化集群,在孵企業超過 600 家。身處這樣的孵化“搖籃”,企業不僅享受著優惠的政策和無微不至的服務,還可以共享廈門科技企業加速器等產業平台及國家LED應用產品檢驗中心、廈門市科技儀器設備資源、廈門市集成電路設計公共服務、廈門市生物化工公共技術等支持平台。資金短缺是制約企業創新的瓶頸,對處在“爬坡期”的企業來說,政府扶持資金往往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去年,廈門火炬高新區幫助企業申報國家、省、市和區級等專項資金總額超過4.4億元,共獲21個2012年度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占廈門市近45%。為科技插上金融的“翅膀”。開設了企業上市“綠色通道”,引導成長型科技企業通過證券市場融資。設立的海西股權投資中心,目前已累計引進100多家股權投資類企業,管理基金規模約100億元。努力搭建投融資服務平台,為企業與投資機構和資本市場對接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讓科技和金融高度融合,促進高新技術產 業的發展。產學研聯盟——創新成長的加速器長期以來,廈門火炬高新區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鼓勵和支持企業建設研發機構。深化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的合作,推進與廈門大學等高校的全方位合作,走出一條“內聯外合”的特色之路。園區企業建設的國家、省市級工程和技術中心已有 60 多家,產學研合作實現了跨系統、跨區域、跨行業的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已在廈門火炬高新區蔚然成風。天馬微電子建成國內第一條、全球第二條第5.5代低溫多晶硅液晶顯示器生產線;北大之路研製出世界上第一支獲准用于臨床的神經生長因子藥品恩經複;美亞柏科公司自主開發了國內第一套互聯網監控系統;廈門優訊自主研發出國內第一顆光通信前端高速收發芯片;金鷺特種合金公司的“地礦、盾構機用超粗晶粒硬質合金”榮獲2012年福建省優秀新產品特等獎,這是廈門市企業產品首獲福建省優秀新產品特等獎;麥克奧迪研發的“數字病理遠程會診服務平台”,是目前國家唯一經過鑒定並允許成立的專家遠程會診平台;瀚天天成公司生產出國內首批產業化3英寸和4英寸碳化硅半導體外延晶片。廈門火炬高新區成為國家知識產權試 點園區,2012年,全區新增各種專利201 項,其中發明專利48項、實用新型專利153項。去年,廈門火炬高新區有10家企業入選福建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骨幹企業名單,數量占廈門市35%。今年廈門市推薦的5個獲2013年863支撐計劃高新技術領域項目中有4個出自火炬高新區;廈門市5家入選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3家在火炬高新區;目前,廈門火炬高新區已有高新技術企業264家,占廈門市的35%。李棟樑說,短短20餘年,廈門火炬高新區從不到1平方公里的面積,到現在已經形成由火炬園、創業園、軟件園、信息光電園、北大生物園、火炬(翔安)產業區等組成“一區多園”的火炬高科技產業園區格局。廈門市委提出“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戰略,高新區在產業升級、智慧名城、機制創新中承擔重要責任,火炬高新區將自加壓力,創新示範,努力打造成為先進製造業發展的主要平台、信息消費產業的示範基地、閩台合作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窗口、特區體制機制創新的主要載體,為實現廈門“建成美麗中國典範城市和展現中國夢的樣板城市”兩個百年的願景而努力。迷你倉新蒲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7 的頭像
    sgusers7

    sgusers7的部落格

    sgusers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