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清晨,儲存陽光尚未能穿透德國東部城市德累斯頓上空厚厚的雲層,天色陰晴不定。此刻我佇立在「歐洲的陽台」──布呂爾舍平台上,隨�迷漫的朝霧散去,一幅巨大的寬銀幕徐徐拉開,瑰麗的巴羅克古城投影在易北河兩岸。真不敢相信,眼前這座「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在二戰行將結束的那個情人節,那場毫無意義、代號「雷擊行動」的慘烈轟炸,差點將這座歐洲最美麗的城市從地圖上抹去。「誰不會流淚,就來看看被炸後的德累斯頓」。1945 年2 月13 日晚22 時10 分這一個特定時刻,是銘刻在德累斯頓歷史上一個永遠的痛。這一晚至翌日,盟軍的輪番空襲,將總數三千九百噸炸彈狂瀉在這個有將近八百年歷史的瑰麗古城。地氈式的轟炸,幾乎將這座世界建築寶庫夷為平地。以下這一段對大轟炸的記述令人不寒而慄:「轟炸按當時的標準程式進行:先投擲大量高爆炸彈轟開屋頂,使屋內的木材結構暴露出來。接�用燃燒棒使木結構燃燒,然後用更多的高爆炸彈來阻遏消防隊的行動。這一切最後形成持續的火焰風暴,焚燒區上方的空氣溫度激增至一千五百度並產生高速上升氣流,外界的冷空氣被極速帶入的同時也將地面的人們吸進火海中。」爆炸引起的大火連續燃燒了幾晝夜,死傷人數至今無法統計,約三萬五千四百七十座建築物遭到破壞,上百萬居民無家可歸。作家埃利希•凱斯特納在大轟炸後的日記中寫道:「站在房前沒有鑰匙並不奇怪,但拿�鑰匙卻找不到房子是很正常的。」1945 年2 月14 日情人節,德累斯頓街頭烈焰熊熊,生靈塗炭。文學家豪普特曼面對慘狀悲痛地說:「誰不會流淚,就來看看被炸後衰敗的德累斯頓。」「誰如果失去了信心,就來看看重建的聖母教堂」。作為德累斯頓最亮麗的風景,從古城的任何一個方位,都可以看得見高達九十五米,穹頂上的十字架直插雲霄的聖母大教堂。你要走出好遠,或者伏在地上,才能拍攝到她的全相。她巴羅克式的風格成為建築藝術的典範,有堪稱世界上最美麗的屋頂和最佳的聲音效果,作曲家巴哈等許多音樂大師,曾多次在這座教堂內演奏。雖然不敢相信,但是又不得不確信:眼前這座自1743年起就雄踞在這�的巍峨教堂,這個古老城市的標誌,從1945年的2月15日起,當中竟有六十年時間曾經在天際線中消失,僅剩下十三米高的一截斷壁殘垣。大轟炸當天,有三百多名難民在教堂的地下室躲避轟炸。在1760年薩科森與普魯士一戰中經受了一百多發炮彈的攻擊仍安然無恙的教堂,卻無法在這場瘋狂的轟炸中幸免於難。火焰風暴吞噬了巴哈曾經親自彈奏過的管風琴,只有祭壇逃過一劫。喚起德累斯頓1990年,由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組成的民間組織「喚起德累斯頓」,發起為重建聖母教堂募捐。從社會名流到平民百姓,從國際知名機構到邊遠村莊,一點點彙集到的捐款,佔高達1.3億歐羅重建費的四分三。英女王伊莉莎白多次慷慨解囊,其堂兄肯特公爵在迷你倉國募集到110萬歐羅,德裔美籍諾貝爾獎得主布羅貝爾將得到的全部獎金180萬歐羅捐出。不少捐款人的家人是被德國納粹殺害的,這一點尤其令人動容。1992年開始清理廢墟,1994年奠基。復原施工依靠幾千張老照片和回憶文字,教堂的內部壁畫,甚至堅持採用十八世紀用雞蛋調和顏料以顯出繪畫的光彩。為了復原當年橡木教堂大門的細節,於是公開徵集當年在教堂大門前的結婚照,結果很多人送來整本的結婚相冊。穹頂上八米高的24K鍍金十字架,由當年參加了對德累斯頓轟炸的一名英軍的兒子、藝術工匠史密施為十字架鍍金,他特意在鑄造穹頂的原料中摻入了被德軍炸毀的英國考文垂大教堂的鐵釘。在幾百萬塊重建的石材中,有八千五百多塊來自原教堂的殘石,新老石材相間構成的新教堂主體上,不難看到經過戰火熏黑的痕�。2005年10月30日,聖母教堂經過十一年的重建歲月,在倒塌六十年之後,重新屹立在德累斯頓建城八百周年的天際線之上。這一天,德累斯頓沸騰了,慶祝活動不間斷地進行了三天三夜。薩克森州州長米布拉特說:「今天我們見證了一個激動人心的特別時刻。她不僅治癒了德累斯頓的創傷,也撫平了歐洲心靈上的傷口。」此刻我在教堂背後的廣場上終於找到了它,一塊教堂坍塌當天從高處墜落的石塊,它被人們刻意地留在了原地,成為見證戰爭、毀滅與重生的紀念碑。時任德國聯邦總統科勒在慶祝儀式致詞中,感慨地對豪普特曼六十年前的名言給予補充:「誰如果失去了信心,就來看看重建的聖母教堂!」「誰不相信奇�,請來看看今天的德累斯頓」。也有一些瑰寶在大轟炸中奇�般地幸存下來:世界最大的皇家壁畫《王侯隊列圖》,全長達101米,用了二萬七千塊梅森出產的號稱「白色金子」的手工陶瓷片堆砌而成。信不信有奇�貴族花紋鑲邊,鵝黃肌理背景襯托,壁畫描繪了從1123年到1904年間,韋廷王朝的歷代君主騎馬出巡,以及隨行的科學家、藝術家、工匠、士兵、兒童和農民共九十三人的情形。兩萬多片手繪瓷磚拼貼得完美無瑕的長廊,展現了西方繪畫令人嘆服的寫實功力。從頭至尾走過長廊,逐個仔細「檢閱」了薩克森歷代君王們的雄姿後,再次登上「歐洲的陽台」布呂爾舍平台,從這�鳥瞰易北河兩岸的風光。此時的德累斯頓已是晨光初露,台階兩側雕塑家約翰內斯·席林的四個雕塑群,據說分別象徵�一天的四段時間,但此時此刻,他們都沐浴在金色的朝陽中。遠眺德雷斯頓整個舊城的每一棟建築,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重新站起來一座城市的歷史,往往是她的魅力所在。然而德累斯頓大轟炸的沉痛歷史由於各種原因被刻意淡化,她的過去是哀傷的。但是請相信人類療傷復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今天的德累斯頓早已走出大轟炸的傷痛,如火如荼的重建復原一直沒有停止過。德國人特有的穩重精準的性格,執�嚴謹的態度,使德累斯頓能從戰爭的災難中重新站立起來。撰文、攝影︰趙健明儲存倉
- Dec 19 Thu 2013 09:32
易北河畔�事詩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