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趙曉悅針織外套、牛仔褲、紅色New Balance跑鞋……一�正裝的金融人士中間,迷你倉杭州財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挖財”)董事長李治國的“創業者行頭”看起來頗為打眼。“我是互聯網風格的打扮,Roger(顧晨煒)是典型的金融範兒”,李治國話音剛落,身旁的挖財新總裁顧晨煒,急中生智地脫下西裝,擱于身後的論壇坐席,以此配合“老闆”的調侃。這一幕發生在“硅穀對話北京——2013互聯網金融創新峰會”的現場。也就在這次峰會上,挖財正式確認,以現金加股權的方式,斥資數千萬人民幣,完成對零售金融業咨詢分析公司“信策數據”的收購,一月前,其剛剛宣佈獲IDG千萬美元的融資。一家移動互聯網創業公司,正在尋找與金融行業嫁接的機會,並將目標放在當下最為熾熱的互聯網金融領域。移動記賬理財APP提供者挖財的舉措,向市場釋放著怎樣的信號?而“聯姻”的背後,隱現著IDG等風險投資者的布局野心。互聯網+金融:風投主導的聯姻?2009年,挖財在杭州誕生。創始人趙曉煒打算做一款記賬理財類的移動應用,幫助自己和其他受財務之苦的年輕人實現日常的財務管理。通過語音記賬、信用卡賬單郵件和手機短信通知導入等各項個性化功能,這支工具軟件團隊試圖不斷降低普通用戶記賬的門檻。據公司方宣佈,挖財App已經積累超過4000萬用戶,月活躍度數百萬。而數月前,在支付寶餘額寶高調推出之際,挖財亦上線加入了“貨幣基金”功能的新版本,讓用戶可以隨時進行基金購買和贖回操作——此為其踏足互聯網金融的第一步。同年,在長三角的另一端,前身為2002年創立于美國華盛頓特區GW Future公司的信策數據落戶上海。CEO顧晨煒先是任職于Capital One,再從渣打銀行(香港)零售戰略部總經理的位置上轉入信策。信策數據的主要業務是通過對零售客戶群數據的分析,向企業提供從營銷決策到客戶關係管理,以及風險管理的一攬子解決方案。2011年,幾乎在同一時段,阿米巴資本的兩位合伙人(原阿里巴巴雲計算中心資深總監李治國和原阿里巴巴集團企業融資及財資管理部董事總經理趙鴻聯)相中了尚處平行線上的兩家公司——李治國被趙曉煒的理財軟件思路吸引,先後向挖財投入1000萬人民幣資金,而趙鴻聯主導了對信策數據的天使投資。同一家天使注資的淵源,使得信策團隊在一年多前就已開始與挖財的接觸。而顧晨煒本人也多次作為金融專業顧問,被李治國邀請到挖財,參與討論財務相關產品的設計。對從事金融咨詢業的信策來說,挖財的互聯網運營思路迎解了他們難以規模化運營的“痛點”。顧晨煒團隊曾經做出嘗試,開發了“來客寶”等信息軟件,但信策數據本身並未走出難以規模化的咨詢業務模式。李治國認為,兩家公司的融合是各取所長。通過金融技術支持,“挖財”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給客戶提供產品,“你可能需要更專業的理財推薦,可能需要更方便快捷的借錢渠道,這些服務都會慢慢加強。”李治國說。對於挖財的普通客戶來說,金融產品的生命力很短,且難以評價。挖財的發力點之一,即是為客戶建立一套中立的排序體系,以類似淘寶的方式向用戶推廣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基於互聯網公司的基因,挖財和P2P行業龍頭宜信所做的事情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宜信更多是一個match maker,將借貸方進行匹配,解決他們的需求,而挖財做的是資產管家”。而挖財的用戶獲取方式也將與宜信相異。李治國表示,挖財不會去做不擅長的線下業務。而擁有兩萬多人團隊的宜信,擁有更廣的在地渠道,獲取廣泛的用戶群。“挖財面對的人群顯然少于宜信;更加專注,獲取成本也更低。”李治國說。隨著顧晨煒團隊的加入,挖財合伙人的團隊已達到10人。此前,包括趙曉煒在內,挖財的創始班子一共4人,分司移動端、服務器端的運營和技術攻堅。李治國向挖財投資之後,為團隊引入了新的產品、人力和市場負責人。作為阿里巴巴前50名員工,李治國說,延續這項制度的想法,很大程度上來自他的老東家。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經過兩輪融資,挖財原有創始團隊的主導角色已經漸漸淡化;多合伙人制度有著“雙刃劍”的效果,在兩頭並舉的同時,兩只基因迥異的團隊的整合,是挖財在接下來的公司管理中不可忽視的現實難題。“破例”下注:資本的整合痕跡繼獲IDG千萬美元A輪融資僅一個月,挖財聯合創始人全雲峰對外確認,公司再獲鼎暉300萬美元投資。挖財的資本運勢看上去越發順利。站在資本方IDG的角度,挖財並非一起偶然的投資案例。上個月,合伙人李豐與交道多年的宜信CEO唐寧宣佈聯手成立IDG-宜信金融創新基金。對他們來說,以一隻新的專項基金投入金融創新的領域有著充分的理由。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一條則是,互聯網流量經濟向交易經濟的遷移。從硅穀到國內,IDG觀察認為,mini storage兩年來,業內公司逐漸開始從按流量分配收入為主的互聯網廣告模式,向互聯網交易轉型;而所有交易的基礎是支付和金融,不可能脫離最基礎的金融結構。借鑒硅穀的經驗,IDG的投資重點與目前風行的互聯網P2P借貸略有差別。李豐認為,中國的金融創新在借貸產品上蓬勃發展,但風控產品的創新卻顯得不那麼明顯。隨著金融產品和金融機構的增加,集中化的風控管理被提上必需的議程。受技術驅動的信用機制創新因此被IDG看作正在升溫的投資方向。而對於互聯網金融泡沫論的質疑,李豐認為,在上世紀末的互聯網泡沫和近年的電商泡沫中,人們使用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習慣被潛移默化地培養,而資本和創業公司的蜂擁而入,無疑促進了基礎設施的建立,使得生態系統和相關產業鏈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快速成長。無論IDG還是其他摩拳擦掌進入互聯網金融的風投機構,都寄望于投出“最有可能的企業”,但在這個過程中,“既不能太超前,又不能太落後”,李豐告訴記者。據李豐介紹,這筆金融創新基金的單項平均投資額為100萬人民幣,而挖財所獲的千萬美元級投資顯然遠超此額度。然而,資本方的大尺度“破例”卻為公司獲得投資後的整合埋下伏筆。據瞭解,在初次創業時,李治國推崇“基業長青”,但在天使投資的三年生涯發現,小公司對創新和探索的價值不可忽視。“我們這撥人做十年二十年,把事情做到極致,要是有人接手當然好,接不了手也無所謂,做到頂峰解體,不失為好事。”李治國的放鬆心態,暗合了資本方的整合意圖。“在這麼早期就做跨行業整合併購的先例並不多”,在業內人士看來,挖財網還或將進行團隊的調整。“合伙人太多,意見難以擰到一起去。”該人士說。對標硅穀:挖財的空間?登台宣佈與信策數據的“聯姻”前,李治國在嘉賓席上以學生般的認真,聽取了Turbo Finanical Group首席風險官顧凌雲的主題演講。後者曾在ZestFinance全面負責模型組研發工作,向數百位參會者分享了ZestFinance信用評估體系的構建經驗。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李治國又表達了他對ZestFinance模式的推崇。而現場亦有業界人士指出,ZestFinance正是挖財欲效仿和對標的對象之一。ZestFinance由前Google首席信息官及工程副總裁Douglas Merrill以及Capital One主管Shawn Budde創立,借助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技術來評估客戶資質,就在兩個月前獲得了2000萬美金C輪融資。據披露,Peter Thiel領銜了本輪融資——這位投下Facebook等經典案例的傳奇投資人,在1998年就已涉足互聯網金融服務,與Max Levchin聯合創辦Confinity,後與Elon Musk創建的X.com合併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Paypal。正如挖財涉足傳統金融業未能觸及的個人理財空間,ZestFinance正在FICO的標準體系外,開發適用于“被遺忘人群”的信用系統。作為一項標準的社會信用評價體系,FICO分數在美國傳統行業中被廣泛使用,有效使用人群占到85%左右。但顧凌雲指出,由於變形有限,FICO分數並非萬能,15%的人群處在被FICO遺留的地帶。顧凌雲強調,“一切數據皆為信用數據”。ZestFinance動用來自第三方以及借貸者自身提供的數據。無論電話賬單,還是租賃歷史,甚至申請信用卡時姓名大小寫的區別,都能為機器學習供給數據變量的資源。“姓名有可能全部大寫,也有可能全部小寫;一個人如果有能力知道何時大小寫他的姓名,從某種程度來說姓名指數更好。”顧凌雲在演講中說道。李治國認為,挖財的活躍用戶在四年間通過持續記賬積累下的數據信息,包括背後反映出的消費習慣,與ZestFinance的數據有異曲同工之處。據瞭解,ZestFinance的分析模型中大約有70000個變量,人類只需根據機器學習的分析結果進行邏輯分析和判斷。ZestFinance稱這種方式比傳統的衡量模型提升了60%的效率,甚至還款率也比傳統的方法高出90%。ZestFinance希望把離散的數據變成連續的,在這個“完美世界”的模型下,測量借貸者詐騙幾率、長期和短期內的信用風險和償還能力等重要指標,“根據進入的不同數據源,最終產生的版本每分每秒改變,而不是等兩三個月信息才改變一次”。實際上,ZestFinance並非唯一從傳統銀行業的短板中尋求創業機會的公司,據GigaOM報道,Zebit、AvantCredit和Kreditech等公司也在提供類似的方法。而對比市場規模,李治國表示,即便是在美國15%的“次主流市場”,ZestFinance等公司也能成長到今天的體量,遑論理財和借貸體系更不完善的中國市場。迷你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7 的頭像
    sgusers7

    sgusers7的部落格

    sgusers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