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廖政軍 李勇 青木 ●甄翔 柳玉鵬“我們正在向後倒退,mini storage我們並沒有因為奧巴馬的出現而進入後種族主義的美國。”當一名抗議者14日如此向《華盛頓郵報》傾訴自己的憤怒時,一股抗議示威浪潮正在美國各地爆發。引爆民憤的是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家地方法院對備受矚目的“馬丁案”的判決,在這起協警(白人和拉丁裔混血)槍殺黑人少年的案件中,5名白人和一名西班牙裔女性組成的陪審團判定協警齊默爾曼無罪。事件隨即引發巨大爭議,面對抗議風暴,美國總統奧巴馬14日出面呼籲人們保持冷靜。雖然這起案件暴露了美國法律制度、槍支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問題,但輿論爭論最激烈的還是它身上的“色彩”標簽。透過該案,人們再次看到一個“黑白分明的國家”。美國廣播公司評論稱,馬丁案的後果粉碎了一個幻想——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種族主義、種族分歧已無關緊要的社會。無罪判決引發多地示威“從教堂到街道再到社交媒體,美國人對判決表示憤怒、厭惡,也有人感到寬慰,長舒一口氣。華盛頓、舊金山、芝加哥、紐約、洛杉磯以及案件發生和審判地佛羅里達州的桑福德都出現集會抗議和燭光守夜活動。”《華盛頓郵報》15日這樣報道馬丁案在美國引發的強烈反響。報道稱,周六晚間,法院宣判針對齊默爾曼在黑人少年馬丁被殺案中的所有指控罪名均不成立,這一判決結果周日深深攪動著社會情緒,也重新激發起一輪關於種族和種族主義問題對美國生活影響的全國性激辯。美聯社稱,在洛杉磯和奧克蘭等城市,示威演變成暴力事件。示威者14日晚砸破窗戶、到處塗鴉、堵塞交通,與警方發生暴力衝突,警察則試圖將在市中心十字路口的人群驅散。法新社稱,在洛杉磯好萊塢,防暴警察周一凌晨在驅散“非法集會”過程中逮捕了至少6名示威者。《洛杉磯時報》報道稱,周日晚間,數千抗議者進入紐約時報廣場。在遊客的注目中,抗議者高呼:“我們要什麼?要正義!什麼時候要?現在就要!”一名演講者拿著大喇叭對廣場上的抗議者說:“我們都是馬丁!為馬丁爭取正義!”美國媒體紛紛回顧了案件經過:2012年2月26日晚上,17歲的馬丁在一家雜貨店購物後,步行返回父親女友的住所。社區協警齊默爾曼打電話報警,稱看到一名“形跡可疑者”。齊默爾曼尾隨馬丁,兩人隨後發生扭打,齊默爾曼後來開槍將馬丁打死。美國《時代》周刊網站14日稱,從齊默爾曼槍殺手無寸鐵的馬丁那一刻起,這起事件就成為一道閃電。第一場大論戰是社區巡夜志願者齊默爾曼是否應當受審。當局直到槍擊事件45天後才將齊默爾曼逮捕——在馬丁家人施加壓力、數十萬民�在網上簽字請願之後。隨後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迅速浮出水面。在馬丁的同情者看來,此案反映了種族歧視,反映了美國黑人青年每天面對的暴力危險。而在齊默爾曼的支持者看來,這是清晰無比的自衛案例,齊默爾曼認為自己面臨嚴重身體傷害的危險,根據佛州的“不退讓法”,他有權使用致命暴力自衛。當地時間13日晚的判決將爭議推向頂點。陪審團認為,齊默爾曼開槍打死馬丁的事實毋庸置疑,但檢察官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齊默爾曼的行為違反了法律,齊默爾曼二級謀殺罪名不成立,同時陪審團也沒有對其做出過失殺人判決。《洛杉磯時報》記者阿布卡里安說:“陪審團顯然認定齊默爾曼出于自衛,但應當記住,一些事情讓美國所有黑人少年的父母脊背發涼。”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稱,此案再次引發全美關於種族歧視、正當防衛與公平審判的辯論。1991年,美國一名非洲裔青年遭洛杉磯4名白人警察施暴,經過司法程序後,警察于第二年被宣佈無罪,這個判決結果引發洛杉磯暴動,造成53人死亡,數千人受傷。“這是民主和正義黑暗的一天”,美國喬治敦大學副教授傑克遜這樣抨擊判決結果。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4日稱,對許多人來說,司法系統中根深蒂固、遮遮掩掩的種族主義嫌疑是此案的症結所在,這也是此案轟動全國的原因。他們認為此案並不只關係到馬丁一人,幾代年輕黑人成為警察、保安和社區巡夜員追蹤、懷疑和虐待的目標。傑克遜說:“這是一件大事,因為馬丁是我們大家的孩子,他是所有非洲裔美國人的孩子。”費城德雷克塞爾大學教授馬埃爾說:“從第一天起這種判決就準備好了,從媒體妖魔化馬丁,到非黑人陪審員的選擇,再到不提及種族問題的指示self storage…該案載入了無罪預測的歷史。”一個“黑與白的國家”陪審團的組成尤其受到質疑。英國《每日郵報》以“專家:全是女性、大部分為白人的陪審團是齊默爾曼的‘成功大灌籃’”為題稱,在這樣一起焦點案件中,6名陪審團成員中5人是白人,另外一人是西班牙裔。她們全部是女性,其中5人是孩子的母親。現在許多人質疑這樣一個陪審團是否影響了審判結果。審判開始前,一名辯護專家就稱,陪審團選出6名女性成員可能會同情齊默爾曼的命運。佛羅里達州辯護律師巴斯說:“我認為被告方在這一點上顯然成功了。不管怎麼看,這都是一個傾向于被告的陪審團。”面對巨大爭議,美國總統奧巴馬14日出面呼籲人們保持冷靜。他表示,馬丁之死不光是其家人的悲劇,也是美國的悲劇,陪審團已經發表了意見。奧巴馬在聲明中說:“我現在呼籲所有美國人尊重失去兒子的兩位家長所發出的平靜思考的呼聲。在平靜思考中,我們應當自問是否盡了全力在我們的社區中擴大同情和理解的範圍,我們應全力以赴扭轉每天造成全國許多人喪生的涉槍暴力潮,只有這樣才能安慰逝去的馬丁。”然而,圍繞種族主義爭論的閘門已經大開。“齊默爾曼無罪:我們並未生活在後種族主義的美國”,美國廣播公司14日以此為題稱,如果說齊默爾曼槍殺案的審判結果有何教訓,那就是美國的種族緊張比以前更甚。種族主義因素在法庭上被遮掩,但在法庭之外,此案話題充斥著種族歧視的辯論。根據杜克大學研究,在佛州,如果陪審員全是白人,黑人被告獲罪可能性比白人被告大16%。齊默爾曼稱開槍打死馬丁出于自衛,但馬丁支持者懷疑如果被告是黑人這種解釋是否行得通。他們舉例說,31歲的佛州黑人婦女瑪麗薩因開槍警告其虐待成性的丈夫而被判20年監禁。美國廣播公司主持人斯邁利說,這個國家許多人可以“不退讓”, 但黑人不可以;齊默爾曼可以,但馬丁不可以。德國《波恩總匯報》15日以“夢想與夢魘”為題稱,再過幾周,就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1963年在華盛頓發表“我有一個夢想”演講50周年的日子。這個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演講是希望種族之間平等和克服障礙,然而馬丁案卻顯示,馬丁?路德?金的夢想在美國仍是一場噩夢。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稱,美國仍舊是一個“黑與白的國家”。“奧巴馬的膚色沒有讓美國更寬容”“所有非洲裔美國運動員從齊默爾曼審判中應學到什麼?”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15日以此為題稱,職業運動員認為自己跟普通人不一樣,不管什麼種族、宗教、性別的人,都認可其英雄地位。不過注意一下齊默爾曼案審判吧,運動員要當心在法庭、在運動場外、在自己所居住社區的真實世界里到底會發生什麼。住在封閉式社區里並不能讓你逃過時刻對犯罪分子保持警惕的社區守護人的審查。或許你最好不要晚上在社區散步;即便社區守護人說你是總能幹了壞事溜走的臭痞子,或許你也該壓住怒火;如果你發現社區守護人錯誤地追趕你,或許你應該做的就是好像自己真的做錯了一樣趕快逃跑;或許你不該浪費關鍵的逃命時間去伸張什麼美國人應該在種族主義問題上取得共識的大義;別忙著質疑種族問題為何會影響刑事審判,因為顯然美國黑人社會和白人社會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大不相同……“齊默爾曼案無罪宣判會改變什麼嗎?今後會避免根據種族給人畫像嗎?槍支會避免落入莽撞之徒手中嗎?能避免再發生這種無謂的殺戮嗎?”對於這一連串的疑問,《芝加哥論壇報》都給出“不會”的答案。該報稱,要是馬丁年輕生命的消殞能改變什麼,或許還讓人有所安慰,但它不會改變什麼,這就是美國悲劇的真正災難所在。人們或許希望奧巴馬當選總統本身能緩解這種長期的詛咒,但顯然讓所有美國人都真的相信人生而平等還需要很多很多年、很多很多起類似的死亡悲劇。調查顯示,奧巴馬的膚色沒有讓美國更寬容,反而刺激了種族主義。即使在喜歡吹噓自身是大熔爐、歡迎所有人的紐約等城市,根據種族描繪一個人仍是每天都發生的事。莫斯科“回聲”電台15日援引《全球政治中的俄羅斯》雜誌主編盧科揚諾夫的話稱,此次無罪判決可能不會在美國引起大規模的種族騷亂,因為類似事件在美國並非首次,人們已經習以為常。盧科揚諾夫稱,這就是美國政府的雙重標準,一方面每年發佈人權報告,指責他國存在種族歧視,而對國內的類似事件卻從不反省。▲迷你倉
- Jul 16 Tue 2013 11:57
爭議判決引發憤怒示威 總統出面呼籲民�冷靜種族衝突風暴強襲美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