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圖為:武昌火車站月台上,迷你倉剛下車的乘客。(本報視界網 徐衍 攝)春運已經進入“高鐵時代”。(記者 楊平 攝) 春運期間的武昌火車站候車大廳。這中間,曾經有你有我。 (記者 柯皓 攝) 1992年,列車上還沒有空調。 (本報資料圖片) 圖為:挑著行囊,片刻駐足。是出發,還是歸來?(本報視界網吳宏亮攝于宜昌東站) 圖為:1954年冬天,大型火車渡輪行駛在武漢江面。在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前,它是連接京漢、粵漢兩條鐵路的活動橋樑。(本報資料圖片) 【編者按】2014年春運今天結束。40天的春運,一頭連著家鄉的年味,一頭連著異鄉的打拼。每年此時,大江南北,隨處都是遷徙的人群,總人次相當于全世界約1/3的人口數。春運,因而被稱為人類規模最大的周期性大遷徙。回望歷史。1951年,我國成立“春節還鄉旅客服務委員會”;1953年,“春節客運”的字眼首次出現在《人民日報》上,同年9月,鐵道部第一次明確春運期限為春節前後一個月。但從有全路性統計數字可查的角度看,專家們一致認同,鐵路春運是從1954年開始的。這一年,全國春運客流為73萬人次,我省也首次在漢口地區成立了春節運輸辦公室。時至今日,春運已有整整60年。這60年來,無數中國人為夢想離開家,又因思念回家團聚。時代變遷的大背景下,春運的故事徐徐展開,記錄下新中國發展的歷程。 上世紀50-70年代 春運是走親戚,籮筐緊挨籮筐1954年,中國春運元年,21歲的胡偉民往返于鄭州到武漢的火車上。那時,他是鄭州國棉三廠的技工,每年春節才能回到漢正街的家。“火車票貴,我記得當時月工資只有二三十塊錢,一張火車票就得十六七塊錢,坐火車可是個奢侈的事啊。還慢得很,回家一次得一天半加一夜。那時候沒有什麼春運的概念,人也不算多。”對於青工胡偉民,能坐軟臥,和找個漂亮姑娘,並列為當時的奮鬥目標——這意味著他必須達到技工17級才行。“那時候,坐軟臥是需要級別的,而且還得有批條。”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迅速發展的工業城市黃石需要大量人才。已經娶妻生子的胡偉民,迫不及待地要求調到黃石,雖然這對“坐軟臥”這個目標有影響,但只要離家更近些就好。這一調,胡偉民體會到了什麼叫春運。“沒想到,過年的時候短途火車會那麼擠。當時火車條件差,擠得無處下腳。打年貨的、走親戚的,車里是人擠人、籮筐挨籮筐。臘魚臘肉啊,米麵油啊,布料被面啊,籮筐里什麼都有,再加上雞鴨鵝一起湊熱鬧,又吵又亂。悶罐車沒座位,有的人就墊點草席地而坐,綠皮車稍好點,起碼有座位。”胡偉民提著東西,抱著孩子,護著妻子,5個小時的回家路,不知多狼狽,有時候連廁所都不敢上。1965年,已經是工程師的胡偉民,依然想調回武漢。他的兩個兒子,從小就跟著他往返于武漢和黃石之間。“特別是小兒子,因為是奶奶帶大,每年寒暑假一定要回武漢和爺爺奶奶過。他從7歲開始,就一個人坐火車兩邊跑。我覺得既虧欠老人,也虧欠孩子,當時真想能調回武漢!”說起這一段,已經80多歲的老爺子眼泛淚光。一直到退休,胡偉民都沒能調回武漢。 【背景】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末,物資稀缺,人口流動小。雖是綠皮車、悶罐車,條件差、速度慢,但對大多數人來說,火車票仍是奢侈品。1957年新華社消息,當年春節客運總人數約3100萬人。在湖北,春運主要體現在省內短途。 上世紀80-90年代 春運是闖天下,再遠也要回家1989年,春節剛過完,孝昌縣花園鎮16歲的少年黃鑫,決定跟著舅舅出門打工。臨走前,媽媽親手在他的貼身內衣里縫了幾個口袋,用手絹把家里的大部分錢包好,塞進了這些口袋藏好。一頭挑著衣服被褥,一頭挑著臘肉、幹辣椒、鍋盔等食物,黃鑫用一根扁擔挑著全部家當出發了。一到火車站,他就嚇傻了:他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多的人。黃鑫不知道,此時,距社會學家張雨林首次提出“農民工”這個詞匯已有5年,無數像他一樣的人,從家鄉奔向全國各地,希望能夠發家致富。乘火車早已從奢侈品變成了大�的出行方式,農民工成為了春運的主力軍。雖然運力有所增加,但還是讓那幾年成為史上最擠的春運。“到了站台,舅舅把我的扁擔一拿,邊使勁把我往上推,邊說‘快上氣恰個位子’(快上去占個座位)。我個子小,一下就擠上了火車,在人群中鑽了半天,好不容易搶到了個位置。”20多年過去,黃鑫依然記得當年的情形,“我看有人從窗戶上爬進來,就趕緊伸出身子喊我舅舅,他把行李從窗戶塞進來,接著自己也爬進來了,據說還是有好心人幫忙托了一下屁股才進來的。大冬天的,人人都擠得汗直流,車廂里到處都是人,下不去腳,連廁所里都擠了十幾個人。”從孝感到武漢,從武漢到廣州,又從廣州回武漢。在後來十多年的日子里,幾乎每年春運,黃鑫都在火車上顛簸。站過30多個小時,睡過行李架和座位下面,蹲過洗漱間和廁所。和黃鑫一樣,不論多苦多累多難,回家,是所有在外的人春節時的信仰。“整個車廂里臭氣難聞,打開車廂門的時候,會覺得一股腥臭的熱浪撲面而來。不過時間久了,也聞不出來了。有時候還會往下趕人,聽列車員說是因為人多壓死了彈簧,火車不能跑。我有經驗,開車前緊緊抱著行李,不然列車員把你的行李扔下去了,你就只好下車坐下一趟。不過這還算幸運的,買不到火車票更遭罪。”在擁擠的火車上,黃鑫暗暗發誓,一定要發達,再不受這樣的罪。黃鑫後來的確再也沒有遭過這樣的罪了。一是他的確發達了,成為了資產幾千萬的建材商人。同時,火車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條件越來越好。買不到火車票的時候,他就坐飛機。有一年,他在軟席包廂里,同包廂的一位老教授說,過去,有身份的人才能坐軟臥,還需要批迷你倉將軍澳,因此軟臥剛對所有人開放時,還引發了社會的討論。“像你這樣的人,那會兒可是有錢也坐不成的”,教授一句玩笑,讓黃鑫百感交集:“這些年的變化,何止是火車多了、條件好了、速度快了,更重要的是,社會更開放包容了。” 【背景】改革開放,讓沿海地區需要大量工人,“農民工”一詞出現了,“春運”也變成了一個固定詞匯。運力不足,超員嚴重……春運開始變成一年一度的全國性問題,特別是90年代,出現了史上最擁擠的春運時期。1983年《人民日報》消息,當年春運客流達1.24億人次。春運也由地方協作上升到“全國性的鐵路、道路、水路、航空分工協作”。1989年,《人民日報》稱當年“春運預計輸送旅客8億人次”。到1993年,就突破了10億人次。 2000年以後 春運是高速穿行,只是買票還有些難今年春運,在西南政法大學念書的武漢姑娘李甜,往返于重慶、上海和武漢間的鐵軌上。李甜是如今春運大軍中獨特的一族,人稱“巡考族”。所謂“巡考”,就是在畢業時,在全國到處參加考試,或是考公務員,或是公司面試。她要參加國家、四川、上海的公務員考試,以及重慶選調生考試。“能不能巡考,‘秒票’(通過網絡搶火車票)是關鍵。”李甜因為每年都要往返重慶和武漢數次,對買火車票最有心得。春運期間,李甜邊複習邊盯在網上“秒票”,幸運地買到了所有的票。在許多人求一票只為回家團聚時,她“秒票”卻是為了奔向遠方。但從上海回武漢,她只買到了普通快車的硬座。“高鐵只要五個小時就到了,這趟普快要開15個小時。但不管怎樣,還是很走運的。”她說。那天下午5點30上車後,李甜和農民工、白領等各式各樣的人擠在一起,但畢竟有座位。無聊了看看ipad上的電影、上上網,餓了去餐車吃飯,再跟隔壁的人聊聊天,困了就打個盹。“15個小時的車程,很困,空氣不怎麼好,其餘都還行啦。”第二天早上9點,李甜的爸爸接站時,看到滿臉倦容的女兒,心疼地嘮叨:“叫你不聽話!”他打心裡不讚成女兒的折騰。這位80年代畢業的大學生,當年吃盡了春運回家的苦,頗費周折才回到武漢工作,以便照顧父母。他希望女兒過年乖乖呆在家,更希望女兒踏踏實實在武漢找一份工作。“地球都是一個村了,這算什麼啊!何況,就算去了外地,也沒多遠啊。平時,坐高鐵幾個小時就到了嘛。”在李甜看來,坐火車,意味著幾個小時就能到達大部分城市,春運,不過是票難買一點…… 【背景】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快,鐵路建設跨越式發展,經過7次大提速,進入了高鐵時代。老百姓有錢了,春運的方式更多樣,自駕、長途客車、飛機……各種方式都有。但春運依然是全國大難題,火車票還是難買。不過,春運的“痛苦指數”明顯下降,春運中的人群也越來越多樣化。 今年春運七大變化1、12306電話全盤服務,不需要旅客與每個車站單獨對接。2、12306網站升級,新增動態刷新、自動提交等服務。3、手機購票客戶端上線試運行。4、自動取票機可取學生票。5、務工人員團購車票,門檻降為5人。6、臨客車票預售提前到23天。7、普通空調車也安裝了電源插座。 【鏈接】 60年,鐵路上的變遷60年滄海桑田。以鐵路為樣本,1954年至今,我省春運發生了巨大變化。60年,從北上北京,到“米”字形放射線,由武漢出發,坐火車能去的地方越來越多,越來越遠。1955年開始,武漢到大冶的鐵路投建,1957年修通並延長至黃石。同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火車不再需要坐輪渡了。大橋將原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連接,成為京廣鐵路。接著,漢南至丹江口、襄樊至四川、武漢至九江、武漢至九龍等鐵路逐步建成,直至今日,京廣高鐵、滬漢蓉快速客運通道和沿江鐵路等在武漢匯集,九省通衢,成為集鐵路、水運、公路、航空于一體的全國交通大樞紐。60年,從“K字頭”到“G字頭”,火車編號記錄著一次次的大提速。新中國成立後,客車列車從“綠皮車”到“紅皮車”、“藍皮車”、“白皮車”,直到高速動車組,速度越來越快,乘坐越來越舒適。由每小時50公里左右,逐步達到每小時140-160公里,高鐵更是開出了每小時300公里的速度,車速是最初的6倍。武漢鐵路局管內的客車數量也從1951年的183輛,升至現在的1955輛。從數字編號到“K字頭”“Z字頭”,再到“D字頭”“G字頭”“C字頭”,鐵路不斷提速,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同時也推動經濟不斷提速。60年,旅客增長驚人,40天客流已超過當年全年。1954年,武漢鐵路局全年發送旅客997萬人,2000年全年發送3468萬人。而去年春運短短40天,就發送旅客1690萬人,相當于60年前全年發送量的1.7倍,2000年全年發送量的一半。春運客流,是城市化進程的產物,也是社會發展的晴雨表。60年,坐火車的人也在變。上世紀50年代,人們鄉土觀念濃厚,經濟欠發達,我省春運以短途探親為主。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下,學生回家、知青回城、農田水利建設民工返鄉等,構成了這一年的春運主要客流。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國家經濟體制發生重大變化,廣東等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吸引大量勞動力,“農民工”成為春運主客流。“近一年多,一支由青年農民組成的20萬人勞動大軍進入了廣州市。農民工進城,解除了建築、紡織等勞動強度大的行業招工不足的燃眉之急。”1987年1月18日,《經濟參考》報道如是說。時至今日,春運仍然擁擠,但乘客的構成及流向正趨於多元化。同時,高鐵和動車的運行、網上訂票的普及,讓乘車難大為緩解。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我們期盼,春運也能成為一場“想走就走”的旅行。 本版採寫:記者 陳熹 通訊員 孟立 李剛方傑 次少傑 付琳24小時迷你倉
- Feb 24 Mon 2014 13:02
圖文:三代人的回家路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