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磊備受國內外關注的中國政府性債務近日終於揭下神秘的面紗,自存倉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也因此結束了大家“猜猜看”的尷尬局面。從國家審計署公佈的數據來看,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10.89萬億元,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2.67萬億元,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4.34萬億元。審計署發言人近日表示,在理解“政府性債務”範圍時,要注意區分“政府或有債務”與“政府債務”的不同性質,不能將“政府或有債務”和“政府債務”簡單相加;同時,政府對兩類或有債務的法律責任也有所不同,同樣不能將兩類或有債務簡單相加。也就是說,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並不是三者簡單相加,而是有一個換算過程。“2007年以來,在全國政府的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當年償還的債務本金中,各年度由財政資金實際償還的比率分別在9.95%~19.13%和4.83%~14.64%之間。”審計署發言人近日表示。按照上述財政資金償還的最高比例19.13%、14.64%計算,地方政府的兩類政府或有債務中,需要承擔償還責任的債務最高分別為0.51萬億元和0.64萬億元。因此,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大概12萬億元左右,比2012年末增長12.67% 。不過,有專家認為這種換算值得商榷。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認為,審計署劃分的所謂三類債務在本質上是相同的,絕大部分債務都是地方政府的直接負債。“看了台賬就會有如上的發現。今後在關注這一問題的時候,應該查台賬而非只看數據,否則無法看到實際負債。”三類債務簡單加總合計17.89萬億元,較2012年末增長12.62%。而此前市場預 測的地方政府性債務規模多分佈在14萬億元~20萬億元,也有部分機構預測在20萬億元~24萬億元之間。從總規模來看,此次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略低於市場預 期。對此,不少機構進行了深入分析。廣發證券認為,截至2013年6月末,地方債務來源中發行債券僅1.17萬億元,刨去中央待發的6146億元地方政府債,城投債僅 計入5300億元,占廣發證券統計的城投債存量2.4萬億元僅22%。“審計署公佈結果顯示,企業債僅4590億元、中票和短融僅計入575億元和123.5億元,而我們統計實際存量城投債為短融1600億元、中票6000億元、企債1.4萬億元、定向工具2300億元。可見,絕大部分城投債並未列入地方政府債務。”“審計署公佈信托融資為7620億元,而根據信托業協會數據,截至2013年年中,投向基礎產業類信托餘額為2.4萬億元,僅32%的基礎設施信托計入審計署結果。銀行借款方面,根據我們統計,2012年末僅1000多家發債平台就有9.4萬億元,而地方政府債務中來源於銀行借款的僅5.5萬億元。”廣發證券進一步分析稱,由於審計署具體劃定標準並未公佈,按照市場普遍採用的估算方式,本次審計結果有所低估。海通證券得出的結論則是平台債務≠地方債務,迷你倉出租非所有的融資平台債務都被認定為地方政府債務。“以信托和城投債為例,截至6月末財匯口徑的城投債餘額約2.3萬億元,認定為地方政府直接償還責任的債務5259億元,認定為或有債務的5834億元,共計約1.1萬億元。截至6月底,流向基礎產業的信托融資共計約2.4萬億元,認定為地方政府直接償還責任的債務7620億元,認定為或有債務的6632億元,共計約1.4萬億元。也就是平台的債務並不等於地方債務,50%左右的城投債和40% 左右的信托政府在任何情況都不會兜底。”海通證券分析稱。基於官方統計與市場預期之間的差距,有機構就認為,中央政府認可的“政府信用”與市場預期的“政府信用”之間的差距邊際在擴大,將導致現有政府信用的相關存量融資工具風險上升。而從存量債務替代的角度來說,城投債供給壓力可能增加。一是對平台貸款監管不放鬆的情形下,到期銀行貸款滾動融資需求向債券市場轉移;二是“暗”轉“明”的方向下,信托融資到期資金補充融資需求向債券市場轉移;三是城投債本身到期規模面臨逐年增加的壓力。有分析認為,2014年城投債擴容的壓力較大。從新增融資需求的角度來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速雖然可能下降,但城鎮化的推行和保障房項目對資金仍將保持一定的需求。總體來看,2014年城投債融資的地位將有所提升,在資金面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城投債發行融資壓力將提高。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允許平台公司發行部分債券對“高利短期債務”進行置換,以及允許平台公司通過發行債券用于“借新還舊”。不過,這只是權宜之計,並非戰略規劃。因此,不同專家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有專家就表示,改變中國財政體制,轉變成美國的聯邦制,使外部約束力轉化為內在約束力。對此,趙全厚認為,美國式的財政聯邦制建立在對政府一系列限制的基礎上,中國直接轉向內在化約束這一目標過分理想並且遙不可及,預算約束會慢慢硬起來,但是永遠不可能達到我們理想的水平。“比如日本在十九世紀就認為自己是西方國家,但西方學者現在仍視日本為典型的東方專制主義國家一樣,內部的轉型非常不易,我們應該專注未來十幾年內的國情。”趙全厚表示,在承認中國地方政府需要發債、存在道德風險、面臨預算軟約束,但又沒有內在約束力的前提下,考慮我們該怎麼辦,這才是面向2020年的政策思路。中國現在的改革模式應該是立足現狀的漸進式陽光化,“騎驢看唱本”,且走且辦事。事實上,現在地方政府把債務分散到各個部門,利用各種不規範的方法招商引資,很多官員都有債務指標需要完成。如果今後可以把財權和債權都統一在財政部門下透明化管理,會對地方政府隨意發債產生很大的約束力。“不妨借助現代互聯網技術,提高內控的科技含量,實現中央管省、省管市和縣的一級級突破。承認軟約束和無內在約束,設立針對性政策,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監控,同時向社會公開並接受監督,如果這幾方面都可以做到,地方政府債務的理性化、陽光化程度就會提高。”趙全厚建議。迷你倉
- Jan 04 Sat 2014 10:33
債務審計新�示:平台債務≠地方債務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