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受毗鄰濕地公園及建築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存倉房協日前決定終止天水圍長者屋發展項目。外界原本預期計劃能帶動天水圍區就業,為該區增添經濟動力,協助天水圍擺脫「悲情城市」形象,現在看來要另覓辦法了。 政府○八年通過以換地形式,撥出毗鄰天水圍濕地公園一一五區地皮予房協,發展綜合長者社區計劃,預料提供一千個單位。除了提供長者住屋外,亦附設消閒康樂、健體、康體設施,更會在旁興建酒店、復康中心、託兒中心等社區設施,預料2016年建成,耗資46億元。 土地發展往往受周邊環境影響,儘管房協前年開始勘探工程,規劃圖亦獲城規會通過,但由於項目鄰近濕地公園,由規劃至工程設計都受限制、花費時間較長,加上建築成本較原來預算增加逾倍,房協經估算後認為不符成本效益,故決定將地皮交還政府作其他發展。 政府與房協希望借發展長者屋,抹去天水圍「悲情」形象的出發點雖好,但此次項目確實存在不少掣肘,以致難以落實。首先,毗鄰濕地公園的現實,已為發展帶來限制,不論是增建緩衝帶、地基工程不可發出噪音和震動,以及建築材料要求亦會較高,例如玻璃不可太過反光等,相應增加審批時間,因此至今批地程序仍儲存完成,為免泥足深陷,房協此時抽身亦可理解;其次,天水圍現以公營房屋為主,距離市區較遠,雖然優美的環境適合長者養老,但發展長者屋亦應引入「長幼共融」概念,而不是讓長者有「與世隔絕」之感。 現時,有意見認為,該地皮應改作發展公營房屋,緩解基層市民上樓難的困境;亦有意見指近年私營房屋供應較少,故應將地皮用作興建私樓。但事實上,無論作公營或私營發展,都仍受限位處濕地公園旁的地理位置,無法進行高密度發展。 改建濕地相關設施更可行 再者,在該地興建公屋,對改善區內就業環境毫無助益,甚至會增加悲情指數;由於地皮位置偏遠,對發展商來說難免會擔心無法收回成本,發展私樓或作其他商業用途的誘因也不會大。以房協為例子,當時房協沒有要求政府用補貼土地價格形式撥地,同意以市場價格支付地價。 由於該項目為出租給長者的單位,所以評估地價時會低於以一般以勾地方式出售的土地價錢。即使有了這種優惠,房協仍表示不符合成本效益,可想而知其他發展商更是無利可圖了。 既然如此,筆者認為不如在該地皮興建與濕地有關的設施,例如是濕地研究中心、研究候鳥習性或植物等,商業成份減少,或者更為可行。迷你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gusers7 的頭像
    sgusers7

    sgusers7的部落格

    sgusers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