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期4日的第十八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於昨日閉幕,迷你倉今屆展會內容豐富多元,展覽及銷售兩旺,共吸引逾11.6萬人次入場參觀。同時本屆MIF共促成了2000多場商業配對及98項簽約項目,並舉行了51場論壇、會議和推介會等。本屆MIF設逾1900個展位,展覽面積逾3萬平方米,吸引超過50個國家與地區參展參會,其中俄羅斯、意大利、摩爾多瓦共和國等更是首次獨立設館或組團參會。同時今屆MIF的展館展區亦別具特色。昨天是展會開放的最後一天,同時適逢周日,不少市民及旅客把握機會到場參觀及採購。有參會的中小企表示,不少市民及旅客於展會最後一天前來搶購商品,銷情甚佳,達到預期成效。而滿載而歸的市民則指展會規模愈辦愈大型,場內商品琳琅滿目選擇繁多,其中有不少是在市面上較為鮮見商品,料明年再次到訪。此外,亦有參會企業表示,透過「中小企國際商機日」活動,得到來自中國內地、台灣及香港顧問及專家詳細分析國際市場及經營資訊,從而更了解到本地客戶的口味及需要,獲益良多。有葡萄牙參展商表示,藉�是次展會,一方面更瞭解在澳投資實況,同時亦可以借澳門的中葡雙方商貿橋樑平台,將業務拓展至內地市場。亦有國內企業指文件倉過展會,推廣各地特色的文化產品,有利開拓海外市場。也有專業訪客稱透過展會得到有關產品及服務再包裝和業務推廣範疇等專業意見。4天展會一共吸引了超過11.6萬人次到場參觀,較去年增長約12%。同時本屆「一程多站」服務及「會展直通車」計劃,為參展參會之客商提供有效對接和商機。MIF四天安排了配對洽談共2000多場 (比去年上升11.69%),簽約項目共98個(比去年上升11.36%)。今年促成多項國家或地區間的合作項目,從簽約項目的內容及來源地突顯MIF的經貿平台作用,利用澳門開拓海內外市場,促進區域合作,如今年MIF的簽約單位有來自俄羅斯、羅馬尼亞、瑞士、杜拜、馬達加斯加、意大利、德國、菲律賓等東歐、中東、歐盟及東南亞國家或地區,簽約項目涉及本地及俄羅斯兩地建築機械工程合作、歐洲品牌產品代理銷售、旅遊推廣合作、旅行社合作等。簽約項目亦涉及中醫藥、文創、教育、品牌零售、體育等新興行業,體現MIF對促進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成效。此外,展會期間,亦舉行51場論壇、會議和推介會等,如「國際貿易投資論壇2013」、「第十屆世界華商高峰會」及「葡語國家─福建─澳門經貿交流酒會」等,入場觀眾人數較去年有所增長。存倉
- Oct 21 Mon 2013 12:58
MIF閉幕入場觀眾增12%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