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鐘 瑜 胡光華脫胎漆器與北京景泰藍、景德鎮瓷器,迷你倉並稱中國傳統工藝“三寶”。宜春脫胎漆器有著千年曆史。放眼海內外,北京景泰藍與景德鎮瓷器光彩照人,宜春脫胎漆器卻不露光芒。對宜春人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遺憾。宜春脫胎漆器怎麼了?它的出路在哪裡?2月中旬,記者對此做了調查。自豪與憂慮袁州區竹亭鎮鑾坑村的劉友發是宜春脫胎漆器髹飾工藝的第五代傳人,“宜春脫胎漆器製作工藝複雜,將土漆與石膏粉、桐油、水等按比例調成糊狀漆灰,把漆灰塗在夏布上,再將夏布裱在制好的模型上,陰乾後將坯胎脫下。坯胎經過十幾道手工操作程序,最後拋光裝飾為成品。”劉友發介紹,因為恪守傳統工藝,強調原料的生態環保,宜春脫胎漆器重不過一斤,玲瓏秀麗,歷久彌新,觀賞和收藏價值極高。袁州區文化館副館長孫跟成說,宜春脫胎漆器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作為千年傳承的傳統工藝,它在清代就獲得過國際大獎,為中華文明增添了光彩。然而,宜春脫胎漆器在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走向沒落。專家分析有多個原因:一是技術革新劍走偏鋒,用樹脂漆取代土漆,用塑料取代夏布坯胎,生產效率提高了,脫胎漆器的牌子卻砸了;二是人才流失嚴重,特別是宜春脫胎漆器廠在上世紀90年代改製後,不少技工外流省外漆廠。此外,產品不適應市場需求、技工人才斷檔等也是重要原因。不能只是一個符號專家告訴記者,脫胎漆器作為一種傳統工藝品,盛名已久。但脫胎漆器的傳承與發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保證它最原始、生態的製作技藝並非易事。在尊重脫胎漆器傳統工藝的同時,又不要讓它只成為一個傳統文化符號,是值得人們思考的一個問題。如果僅站在產業化的角度,福州的做法令人讚賞。福州脫胎漆器的歷史只有200多年。但延續到現在,有多家企業規模化生產,福州也成為“脫胎漆器之都”。福州的例子證明,脫胎漆器完全可以不只是一個符號。宜春,需要對脫胎漆器重新認知。宜春脫胎漆器製作工藝在2006年列入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囿于多種原因,宜春脫胎漆器髹飾工藝也只是處於保護階段,對於傳承和發揚並無起色。在工業化的浪潮中,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打造特色文化產業,政府更需要一種責任意識。必須以一種新的眼界,新蒲崗迷你倉新認知脫胎漆器。曾經有遊客對記者感慨:“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的溫湯鎮,除了度假小區和酒店就沒啥可看的了。”言下之意是“月亮之都”終究缺少文化的靈魂。浸潤千年曆史的宜春脫胎漆器,可否重塑宜春的文化靈魂?答案是肯定的。宜春脫胎漆器的歷史地位、文化價值、藝術品位,足以讓它勝任。關鍵是以一種全新的眼界,將它融入文化、旅遊產業的發展布局,站在現代產業的戰略高度來抓實抓好。宜春脫胎漆器不能成為“硬產品”,只有搭上文化旅遊的產業快車,它才能從“文化符號”轉化為“現實能量”,在傳承發揚的同時,創造源源不斷的文化產品和財富,塑造現代城市的人文品牌和文化靈魂。堅守和期盼在袁州區,有一股民間力量對脫胎漆器的堅守令人動容。今年55歲的劉友發創辦的盛和源脫胎漆器有限公司,如今也是宜春脫胎漆器製作工藝項目保護單位。“我家祖輩都是做脫胎漆器的,我有責任和義務將這個傳統工藝發揚光大。”劉友發告訴記者,他一直在謀劃一件大事:建設一個以宜春脫胎漆器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城。去年12月,這個項目被列為省級非遺示範基地。“今後,旅遊城的脫胎漆器技工將達到100多人,產品由普通的脫胎漆器擴大到脫胎雕漆、脫胎版畫等。旅遊城將成為集脫胎漆器生產、觀摩、展覽、銷售為一體,容納博物館、酒店等配套設施在內的綜合旅遊項目。”劉友發說。劉友發的自信來源於四個方面:其一,人才優勢。他精通脫胎漆器製作工藝,且正培養年輕技工。此外,已與景德鎮的5名高級工藝美術大師簽訂合作協議。他還準備向國內知名書畫大家發出“招賢帖”,給予優厚的合作待遇;其二,資源優勢。袁州區漆樹、夏布資源豐富,他已在洪江鄉、溫湯鎮租賃了500畝山地種植漆樹;其三,資金優勢。宜春多家銀行看中了脫胎漆器行業前景,融資渠道暢通;其四,市場優勢。劉友發與世界各地的劉氏宗親往來密切,國際市場潛力巨大。民間人士的堅守固然可贊,但宜春脫胎漆器重現輝煌,政府部門的主動作為必不可少。比如,文化旅遊產業的重新定位,脫胎漆器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真金白銀的扶持政策等。採訪中,有關人士特別呼籲:在經濟發展中對本地企業家更要厚愛一分,不能招來“女婿”、趕走“兒子”。而這些,都是劉友發這些行業人士以及千千萬萬個宜春人的殷切期盼。迷你倉
- Feb 19 Wed 2014 13:30
宜春脫胎漆器何日脫穎而出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