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大阪十日電】過去十年低成本航空在亞洲新興市場急速成長,迷利倉澳門亦以吸納低成本航空作為近年主要發展方向。泰國亞洲航空首席執行官塔薩彭 · 比萊韋爾德(Tassapon Bijleveld)建議,機場興建低成本航空專用的航站樓,透過減少機場營運費用,吸引更多旅客及低成本航空使用,提高營運效益。塔薩彭 · 比萊韋爾德在東亞機場聯盟會議作專題演講時表示,亞洲航空最早於○一年在馬來西亞成立。其後發展至泰國、印尼、菲律賓及印度,飛機數量由○一年的2架增至今年的120架,平均機齡3.9年;旅客運輸量由○一年的30萬人次激增至今年預計的4,400萬。亞航發展過程注重人才培訓,現時擁有逾萬名員工,均有平等機會發揮所長,亦可主動申請調到其他國家的公司尋找職業發展機會,故亞航成立以來沒有出現過工會罷工。此外,亞航十分注重成本控制,透過增加自選座位、行李費、保險費及膳食費等周邊服務,為控制投資成本會自存倉先考慮二手替代品,從而降低機票價格,平均票價比傳統航空公司低15%。為提高營運效益及飛機使用率,每日重複以下營運流程:每班機在當地祇會停留廿五分鐘,每架飛機每天使用十三至十四小時。航班高流轉創收他指出,低成本航空的成功取決於低成本機場。設計簡單的機場候機樓,意味低價的營運成本,可減少機場費用,推動低成本航空發展。何謂設計簡單候機樓?即祇有基本的設施,沒有高級候機室,共用候機離境大堂區域,機場不需準備登機廊橋,允許前門、後門迅速登機,降低飛機降落及停泊費用,轉化成給予乘客的低票價。機場方面可從高速增長的航班數量中獲取更多的收入來源,兩者相輔相成。日本東京大學經濟產業研究所教授大橋弘在另一個演講中提到,低成本航空擁有高效率、高生產力及簡明使用的優勢,大大提高以機位數量計算的市場佔有率。目前,東南亞是全球機位數量最高的地區,亞洲航空的發源地——馬來西亞則受惠低成本航空帶來的高增長旅客數量。迷你倉
- Oct 11 Fri 2013 09:46
亞航:建廉航專用航站樓引客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